困境下的生命奇迹
散文  2015年01月09日  阅读:696

取景大地,点化人生,往往不必远赴奇山大川、旷野名胜;而欣赏生命奇迹,也只消对自己周遭的自然环境,细细观察和品味,就可为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,增添无比的新意与惊艳。

一切从心开始,当心胸开阔之后,外在的世界,似乎会变得更加可爱……

曾经在报章上面,看到一张挡土墙前面的小圣诞树图片,它呈现上尖下宽的三角形图像。但是如果将镜头拉近,就可清楚地发现,在这棵圣诞树的上方,竟然是一个水泥的排水管出口。而这棵圣诞树,就是在排水口长年潺潺细流的滋润下,所发展出来的青苔绿意。

这幅挡土墙上的绿色彩绘,不仅让人赞叹,也隐喻着大地无限的生命奇迹,往往会在你我不察之中,静悄悄地产生。显然这幅圣诞图画,系经由大自然的神奇巧手,在不经意的情况下,所恣意挥洒而成就的。

从无到有,从小而大,在这干枯交迭的发展过程中,不知历经多少次的挫折,才能有着现今成树的规模。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,对于生命回荡于低潮困境的人们而言,理当具有特殊的意义。

走过无数次的长廊,直到最近才蓦然发现,在一向被认为了无生机的钢筋水泥地板上,竟然默默地屹立着一棵高约五公分的小榕树苗。

从其外观探察,当知它在这个偏僻的角落,业已孤伶伶地奋斗了好长的一段时间。只是一向忙于琐事的我们,总是行脚匆匆,根本没有那份多余的闲情雅致,注意到它的存在而已。

这棵走廊幼榕的出现,的确强烈冲击着我的心扉。因为,在世俗的眼光之中,这个地方根本就缺乏植物可以赖以存活的任何要素,更何况是一棵榕树。然而,这项生命的奇迹,却硬生生地呈现在眼前,除了由衷赞叹造物者的神奇巧手,轻拂幻化万物的无限生机之外,也更加钦佩祂的巧思,点化了宇宙坚强的生命力。

这棵幼榕究竟如何而来,虽然已无法可考,但却可经由心灵的推演,藉以巧思其来龙去脉。原来有一只小鸟,吃了三十公尺外的榕树种子后,无意间将这些种子排泄在此。经过一段时间阴雨和露水的滋润之后,这颗幸运的种子,终于凭借着地板裂缝中的少许泥土而生根发芽,从此展开其艰苦生涯的生命乐章。

细瞧这棵幼榕,虽然枝体仍然细小,但是叶片鲜绿,叶芽成长也很正常,正展露出一付欣欣向荣的模样,从外表而观,似乎感受不到任何困厄的痕迹。然而,随着幼榕的逐渐成长,其所需的物质条件,必然随之而增加。届时的成长景象,是否仍会与目前情况相若,则就颇值得吾人省思了。

事实上,这棵走廊幼榕,以后必然要迁移他处,绝不可能在走廊上长大成树,尤其是这栋教学大楼,刚落成不到十年时光。不过,正如俗语所言“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”的道理一样,只要我们能妥适地将这棵幼榕移植,那么凭其原本内蕴的坚强生命力,将可立即在新环境中展露无限生机。终究,在艰困环境中成长的孩子,其以后的适应能力,显然会比温室中成长的花朵,来得刚毅、坚强。

无情世界有情天,走廊幼榕写人生;莫将生命寄蜉蝣,点化心灵启长青。走廊幼榕的奋斗乐章,不论其能否在这崇尚物欲的时代,提供人类一些自省的空间,但是无疑地,由于它曾经走过,必然会为时空下的有缘人,留下一串串无限感动的痕迹……

过年前,在家中顶楼所播种的丝瓜,可能是由于天候冬寒因素,有些却在一个多月之后才开始萌芽。眼见它们日渐成长,将其挖除着实有些不忍。在一个偶然因缘之中,意外发现学校幼儿园前面,尚有一块业已搭盖简易棚架的空地可资使用,于是乃将这些四、五棵丝瓜苗予以移植。

该块棚架区域,虽名之为空地,其实它并不空。因为在棚架之下,早就放置了一些灌木盆栽,而其左侧靠近建筑物的地方,并长着一棵高约两公尺,但仍低于棚架五十公分左右的木瓜树。这棵木瓜,应该不是先前所刻意栽培的。

每天浇水,日日看顾,终于在当初移植之际,已遭剪除叶片的丝瓜藤上,逐渐发现其展露的新芽嫩叶。在经过施肥之后,果然其成长日渐加速,终于爬上两公尺高度的棚顶,展开其平行发展的生涯。不久之后,整个棚子终于绽放无限绿意,并在盎然生机之中,点缀着朵朵黄色的丝瓜花。

夏去秋来,随着天气的转凉,丝瓜叶逐渐由绿转黄,终于整株枯萎。将丝瓜藤清除后,才赫然发觉这棵原本在棚下的木瓜树,不仅在不知不觉中已突出丝瓜棚两、三公尺高度,而且又结实累累,展现出无限的生机。

经此一意外发现之后,我才又将注意力,转移到距离棚下木瓜不远处的花圃中,另外的一棵木瓜树身上(为求区分,姑且将其称之为“花圃木瓜”),当初这两棵木瓜树的高度是相似的,只是成长的环境有别而已。

比较这两棵木瓜树的外型,发觉这棵棚下木瓜,不仅在成长高度方面,超出花圃木瓜甚多,甚至于结实的方式,也与花圃木瓜有着显著之差别。原来,棚下木瓜所结实的部分,仅限于丝瓜棚上方约五十公分以上之处,至于其棚下约三公尺的茎干,则呈现光溜一片;而花圃木瓜虽然较为低矮,但却自约两公尺左右高度起,就开始开花、结果,并且结实累累。

荀子在〈劝学篇〉中曾言: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。”一种软性的蓬草,其之所以能够变得坚强,完全是由于外在环境因素的阻碍,而迫使其内蕴潜力发挥所致。同样地,棚下木瓜为了争取阳光和露水,必须克服丝瓜棚所加诸在它身上的生存压力,设法突破环境的制限。因此,乃能激发其内蕴潜能,展现出异于一般木瓜所无法达到的成长极限。当然,这些成就也必得付出部分的代价,其结实方式的差异性,似乎正可说明此一论点。

没有奇岩怪石,激不起美丽浪花;不经冰雪洗礼,吹不出上乘寒音。挫折增长毅力,制限造就英才。衡之棚下木瓜的奋斗历程,我们对于人生的真谛,似乎也应有着一番另类的诠释与省思……

在学校的学生活动中心和高年级教室之间,相距约仅四、五公尺宽度。由于长年阳光不足,乃因此被辟成阴湿植物教材区,上面种植数种蕨类植物。这些裸子植物并不开花,自然也就吸引不了蜜蜂和蝴蝶的光临。少了那份的热闹喧哗,却也意外地拥有几许的宁静。巡视校园,游走其间,在林荫绿意之中,凉风徐徐不断轻拂,倒也颇感惬意与舒畅。

然而,令人纳闷的是,在这个堪称狭窄的空间中,竟然有九棵高大的樟树,整齐地一字排列。以现今的眼光而论,将这种体形硕大的乔木,栽种在那么狭小的区域范围,当初决策者的思虑和眼光,显然有欠周详。因为万一樟树树根横生,突破了地下室外墙或教室基础,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。

细观这些缝中樟树,虽然其体形略显高瘦,但却坚毅挺拔,形成一种直上成长的态式。此一发展情况,与校内同时期所栽种的旷野樟树,在树高方面,显然有着相当大之差别。前者目前已长至四层楼高光景,远远超越两旁建筑物的高度;但是后者则仅达三层楼高左右,只是其树形较为扁平,覆盖面积较大而已。

植物为了争取有限的阳光和露水,必须竭尽所能地自立更生,设法在有限的资源之下,突破外在环境的制限,藉以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发展空间。这种成长模式,不论是软弱的麻中蓬草、丝瓜绿荫的棚下木瓜、抑或高楼夹峙的缝中樟树,都是非常典型的实例。终究,自助而后人助,自我停滞,将会永远落伍。

缝中樟树在生长上,虽然有其空间上的限制,但是却也因而免受一些外力的直接冲击。台风来袭,多了两道天然防风屏障;闪电当头,屋顶避雷针分散了雷击风险。此种得自环境的自然庇佑,排除了成长过程中的不必要干扰,也因之稳定了这些樟树向上发展的契机。大自然界所谓的得与失,似乎很难以外在的表象予以衡量。

缝中千秋,无尽樟树脱制限;面壁蛰伏,有限机缘系心灵。人生无定数,不必画地自限;发展有进阶,何妨好高鹜远。终究,不为物限,方可心灵无限;跨越自卑,必将海阔天空!

这些生命困境的故事,无论是走廊幼榕、棚下木瓜、抑或缝中樟树,都是非常平易而无特别惊异之处,但是经由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娓娓叙说,却可逐步点亮人们心灵深处的盏盏明灯。因为,困境激发潜力,危机幻化转机。

在〈因缘如此〉这首歌曲中,其最后一段的歌词是这样的──“就像时光不断轮回的四季,春去秋来,生生不息。又好像一则无解的谜语,遍寻答案忘了谜题。我在路上看见你,我也看见我自己。生命是一场不期而遇,因缘如此不可思议。”

面对生命的困境,大自然总会展现出神奇的力量,黄山的石崖悬松,九寨沟的流瀑树丛,寿山的盘龙奇榕,就是非常鲜明的例子。终究,在绵绵无尽的历史长河之中,生命总是蕴涵着无限善意,而大地也酝酿了无量的神奇。取景大地,徜徉自然,人生慧命将可无尽绵展。

顿悟大地自然,体会田园野趣,就犹如《浮生六记》的场景和氛围一般。沈复能,我们是否也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