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乡台南,是一个盛产红葱和蒜头的地方。每年秋末,在稻子收成之后,紧接着家家户户便忙着葱和蒜的播种工作。而那时全家挑灯夜战,赶剥葱蒜的场景,至今依然记忆犹新……
小时候,时常跟随着家人忙东忙西的,从种子整理、播插种苗、拔除野菜、以至于来年春天的采收、曝晒、上架等工作,皆曾经参与实作。因此,对于葱与蒜的栽培过程,多少有一些粗浅的体认,也因此对于曾经陪我走过童年岁月的葱与蒜,总是存在着一份特殊的情感。
葱,就是一般所称的红葱头,株高35公分左右,叶较短而柔软,青绿色。葱白(假茎),基部形成小鳞茎,纺锤形,鳞衣紫红色,肉浅紫白色。蒜,一般称为大蒜或蒜头,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,叶狭长而扁平,淡绿色,表面有蜡粉。大蒜依鳞茎外皮的色泽,可分为紫皮蒜与白皮蒜两种。紫皮蒜的蒜瓣少而大,辛辣味浓,产量高,多分布在华北、西北与东北等地,耐寒力弱,多在春季播种;白皮蒜有大瓣和小瓣两种,辛辣味较淡,多秋季播种,台湾蒜头属之。
家乡台南所栽种的葱和蒜,主要是采收其球茎(鳞茎),而非做为蔬菜之用,所以品种与在菜市场所见的青葱(大白葱)和蒜苗等蔬菜有别。由于葱和蒜都喜好冷凉气候,不耐炎热高温,因此每年的9月到12月间,就成了播种的时期,其中以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之间最为适合。由于对温度的特殊喜好,也因此自然成为秋收金黄稻谷之后,另一道美丽的田园风光。
每年清明时节返乡扫墓,总会顺便带回一些家乡的葱和蒜,以为烹调食物,或是馈赠亲友之用。有一年技痒,决定重拾以往田园记忆,乃在楼顶的一个大型宝丽龙箱子中,同时栽种葱和蒜,面积各约一半。几度浇水过后,果然逐渐冒出了翠绿新芽。这其中也可清楚发现,葱的生根萌芽,显然比蒜快得多了。
定期施肥,每天勤于浇水,葱与蒜倒也成长顺利,株体茂盛,展现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。不过渐渐地,我却发现这两种植物的成长现象,并不尽然相同。蒜的球茎单一而显著膨大;而葱的茎叶茂密,球茎分株多但却体态瘦小,似乎没有长胖的趋势,与一般所见的葱头样貌有别。
几经观察和探究,我赫然发现,这两种植物的物性有别,对水分的需求也有所差异,强行迫使其生长在相同环境之下,将会严重影响彼此的成长机制。而之所以会忽略此一事实、造成这种错误,乃是因为家乡在种植葱和蒜时,系分别在不同的田地之中栽种。由于所栽种的时间相同,因此容易让人误以为两者的耕作式也是完全一样。
从葱和蒜在成长过程的水分需求可窥知,两种植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,其对水分的需求其实并不一致。葱在种植初期,必须多灌溉水源让种葱不断分蘗,以便使葱丛扩大。在葱丛发展稳定后,接着就得限制水分,让葱丛能够结出肥大的葱球,而不会再继续分出嫩芽;等到葱叶干红了,就是采收的时机了。
大蒜由于根系浅,根毛少,对水分之供应敏应。幼苗时期水分不宜过多,以免造成母瓣浸水腐烂。而在叶片旺盛生长的鳞茎发育阶段,则需要较多的水分及养分供应,以促进蒜球肥大。大蒜以保持接近土壤饱和含水量时,其生长和产量最佳;但采收前则应停止灌水,如此方能提高蒜头的质量。
虽然葱和蒜的种植,被归之于旱作植物之列,但这并不代表其需水性是一致的。基本上,在种植之初,葱与蒜对水分的需求相若,系以促进其生根发芽为着眼。但是,当其根基稳固之后,其对水分的需求,就有明显的差异。葱需要多灌溉水,以便让种葱分蘗,使葱丛长大;但是蒜在幼苗期,则水分不宜过多,以免母瓣腐烂。两者基本上对于水分的需求,是有差异的。
在快速发展期之后,由于葱丛业已分蘗繁衍完成,此时必须限制其水分的供给,使其不再分出嫩芽,而让葱丛能专注于结出肥大的葱球。但是,蒜在旺盛生长的鳞茎发育期,则需要有较多水分及养分供应,以促进蒜球的肥大。基本上,过量的水分,将促使葱继续不断分株成长、茂密其叶,以致于无法将有限的养分,集中发展其球茎。而蒜则不然,因为其无法分株繁衍,所以水分的供给,对它反而是一种成长的助力。
红葱头,等到葱叶干红了就可以采收。而大蒜采收时,应待地上茎叶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黄萎,蒜球充分成熟时方能采收。过早采收时,晒干后蒜球松软,缺少光泽,质量不佳,且不耐贮藏。无论是葱头和蒜头,采收好后一定要干燥保存,否则容易发芽或腐烂。
一般葱和蒜的采收,都是整丛(葱)或整株(蒜)拔起,并以相互轻拍的方式,以便去除根部的泥土。由于此时的农田,在采收之前都已保持干燥,因此在童年的记忆中,常见采收后的葱和蒜,被整丛或整株排列成行成列,晾晒于刚收成后的田地之中。当然,这种就地曝晒的方式,既省工又省时,但是也需要看上天的脸色,不要春雨绵绵才行。
繁华其茎叶,不仅没有错,而且绝对必要。不过,如果仅是华丽其外表,而不努力充实其内涵,则纵使表现如何轰轰烈烈、声势浩大,也将有如过眼烟云一般,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。因之,究竟在内外之间应当如何兼顾,以求能够实至名归,则不仅考验吾人的智慧,也直接冲击我们绵展的心扉。
葱蒜本性互异,适性栽培莫盼一致;虚实表象有别,动静心境但求如一。终究,亮丽外表固然讨好,潜沉实力更能奏功。衡之葱与蒜的成长历程,因材施教的理念,似乎有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。终究,不以一种方法以教之,才是教育之正途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