氤氲晨岚伴心驰
散文  2015年03月30日  阅读:544

为了要参与一位研究生的论文计划口试,我临时去了一趟花莲。而这一趟往返高雄和花莲的两天行程,却意外地让我在回程的花东路上,欣赏到了绵延不绝的山林氤氲美景。

山岚萦绕,雾锁群山,在一片虚无缥缈之中,泼墨出一幅幅生动曼妙的国画山水画作……

仲春三月之末,一道锋面通过台湾,气温瞬间下降,春寒料峭的场景立即出现。冷锋带来水气,虽然让东亚最高峰的玉山白了山头,但对于纾解台湾地区严重旱象而言,其实帮助并不大。因为这六十公厘左右的雨势,却大部分落在北部的平地地区,而非山区水库的集水区。

而更加令人惋惜不解的,乃是在缺水严重的南部高雄,竟然连一滴水也未落下。望着气象局的雨势分布图,雨水却独漏高雄、屏东一带,让人不禁怀疑,上苍似乎也是有点重北轻南的倾向。而我就在这种气象氛围下,带着雨伞,从艳阳高照的高雄,搭乘上午十点多的台铁自强号列车,经由南回铁路前往花莲,体验一次不同区域中的天气变化。

从阳光普照,到云层密布,以至于雨湿大地,外面的春绿景致,总在火车的奔驰之中不断换景。这是大地的生动幻化,也是心灵的无尽飨宴,它似乎也隐约地在自然景物的不停转换之中,频频书写着不同阶段的人生风华。

完成这次的论文计划口试,已是晚上的八点左右。在蒙蒙雨渧不断洒落之中,本拟搭乘出租车前往学校的招待所。此时,一位学校的老师主动热诚地招呼她的先生开车前来协助,没想到天地之间竟然如此不可思议,我们不仅熟识,而且还曾经在前年的岁末,一起前往大陆广东地区,参与慈济的岁末祝福关怀活动,并且在东莞地区跨越新的一年。

在他们夫妻殷勤的协助下,我顺利地入住学校招待所。由于此时并非论文口试的五、六月旺季,因此整间家庭式的住宅,只有我一个人独居,显得有些空荡荡的。也幸亏有他们的协助,否则这种自助式的投宿方式,将会让我这位先前毫无住宿经验的人,彷徨于夜色朦胧的绵绵细雨之中。

在外头雨势不断、遮雨棚不断传来绵延声响之中,一夜好眠。清晨五点,天色已经微曙,我拉开书桌前的窗帘,透过八楼雨湿的玻璃窗往外探望,却发现在正前方不远处,正是熟悉的“花莲静思堂”。而在这视野所及的中间地带,由于经过连日雨水的不断滋润和洗涤,则是呈现出一片草原绿意盎然、树木青翠欲滴,那幅春天记忆中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当然,除非事前业已知晓,否则的确很难从这片翠绿的自然景色之中,窥出它的下方,竟然就是一座营队和师生共享的“同心圆餐厅”。这是一处颇有创意的绿色建筑,它与周遭的建筑规划融为一体,走在斜坡道上,触目所及的地方,就是绿地树荫,与印象中的斜坡林影意境,可谓完全一致。

居高临下,视野毕竟不同。以前的营队生活,总是来去匆匆,不仅要经常熬夜撰稿,而且工作地点系在静思堂的地下二楼,往往得竟日埋首于计算机之中。在数日不见天日的生活中,偶而走出静思堂,才赫然发现雨湿大地,证明大雨才刚刚来过。只是业已错失了在繁忙赶稿压力下,放空心思,抽空欣赏绵绵雨幕的机会了。

虽然眼前景物类似,但是今日的场景却是大不相同。在悠闲氛围的笼罩之下,让我终于能够有缘细细聆听,那飘自绿荫树丛之中的声声鸟鸣。

迎着绒毛小雨,斜挂着轻便背包,沿着同心圆小径迂回而行,离开住宿一夜的招待所,悠闲地漫步于青翠绿意的大地怀抱之中。细雨丝丝飘落,微风轻轻拂面,在微凉的大地氛围中,感受那番“沾衣欲湿杏花雨,吹面不寒杨柳风”的殊胜因缘。

回首眺望,凝视远方,高耸的中央山脉,就在眼前。在视觉意境横亘中,远山含翠,山岚缥缈,而这番雨后云雾的美景,在以前的营队生活之中,曾经多次阅历过。只是那时的观赏的心情,总是存乎于匆忙与压力之中,似乎与今天清晨的境界,有着很大的差别。这清晨小雨中的迷蒙花莲,果然与高雄的艳丽阳光大大的不同。

穿越一条区隔学校与宿舍的羊肠小道,从一道侧门走入校区,在这静思堂附近的区域,熟悉的视野立即呈现于眼前。草皮绿意,绵展于高耸樟树的绿荫之中,在这清晨的微雨里,它们似乎更加翠绿了。舍弃了背包中的雨伞,独自徜徉于这难得的天地雨露之间,静心感受着那份早已远扬的无邪童真。

正当我缓缓漫步于这片斜雨绿意之际,一位撑着花色雨伞的女士,迎面朝我走来。她热心地探问我欲往何处,拟欲和我共享雨伞,藉以遮蔽这从天而降的酸雨。我则侧身指着我的那把收起来的蓝色雨伞,感激地告诉她,因为天雨微小迷蒙,所以并没有撑伞遮挡。只是,我并未真诚地告诉这位热心的女士,其实我正在享受这份微风细雨下特殊风情哩!

她则亲切地告诉我,天庭是人体吸收天地精华的地方,宜加以保护避免受到伤害。甚至她还热心地告诉我洗头发的方法,表示不宜将已经浓缩过的市售洗发精,直接涂抹在头顶上,因为这样对头皮太过刺激,容易产生掉头发的现象。这就是花莲的风土民情,也是台湾特殊的人情味,相信曾经来过台湾旅游的人士,一定也能深切感受到这种温暖的人际氛围。

虽然我撑起了蓝色雨伞,但是她还是一路陪伴我走到校门口,然后挥手道别,回头转身,继续她的晨间散步之行。在这段同行的过程之中,我曾不断地夸赞花莲的好山好水,并称高雄已经有两、三个月未曾下雨了。然而,她却意有所指地表示,这片好山好水的美丽家园,现在似乎很多人不再予以重视了。

在这慈济的校园里,我不禁回头眺望座落于旁边的慈济第一座静思堂──花莲静思堂,在这烟雨蒙蒙之中,依然昂首屹立。此情此景,相较于目前台湾部分人士和媒体,对于慈济基金会和证严法师,那种非理性的恶意批评,着实令人感触良多。

走出慈济大学的校门,原本在校园中沾衣拂面的柔和雨丝,此时已经被蓝色雨伞上头的清脆乐音所取代。

沿着整排种植樟树的人行步道,穿梭树下彳亍而行。虽然步道不宽,但是却铺设着大理石地板,这对其他县市而言,简直是一桩不可思议的事,只缘花莲是大理石主要的出产地。此时正值樟树花开季节,满树的乳白色花穗绽放枝头,泼洒出无尽的诗意白妆,让这春天大地换装的特殊时分,衬托出了一番不同形式的雨天风情。

徒步抵达花莲火车站,在后站的候车室内,偌大的空间里空荡荡地,只有两、三人闲坐其中,与平素人声喧杂的景象,简直不可同日而语。在这静谧的氛围中,阵阵的雨声自植物的叶片传来,透过这种不绝于耳的清脆乐音,让我能够持续记忆着外面细雨绵绵的那番场景。一面聆听这大地天籁之音,一面拿笔记录着雨中的特殊感受,却也让我的心思,不自觉地又回到了童年故乡,那雨打红瓦屋顶的雨夜温馨时光。

收拾起记忆行囊,起身离开候车室,走入衔接站台的狭长地下甬道。两旁布置花莲的风光图景,让我能够在记忆深处,再度神游于太鲁阁到天祥路段,那中部横贯公路的风景名胜。因为那些地方,在立雾溪的长年切割和琢磨之下,已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大理石优美纹理。潺潺流水奔腾,晨曦夕晖映照,在大自然无尽的巧思创作中,成就了一张张美丽绚烂的自然奇景。徜徉其中,风华无尽。

延续着遥远师专时代的毕业之旅、以及教师生涯中的中横旅游记忆,在十年前的暑假时分,我总会自行开车带领全家,进行一趟花东之旅,似乎也成了每年必行的例行工作。虽然,最近几年由于工作因素,每年都会有因缘前往花莲静思堂或静思精舍,但却已经有五年左右的时光,未再延续以往的暑假休闲情怀,前往中部横贯公路旅游了。

五年前最近一次前往花莲时,曾经遇到台风即将来袭的讯息,也因此造成那一次曾连续两天,都前往横贯公路的太鲁阁至天祥路段。记得要离开花莲的那一天清晨,天空乌云密布,大地黑压压的,不仅偶而有瞬间大风吹袭,有时也间歇性的下起小雨,颇有一番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”的特殊风情。

原本已经决定行走台九山线南下,所以乃先行顺道前往鲤鱼潭风景区小憩。不过,正当在抵达鲤鱼潭时,却发现依天象判断,台风似乎并未立即来袭,所以乃又转向回头,拟再度依据原本的路线规划,经由横贯公路转道合欢山,走一趟以前未曾经历过的返家之路。

再度抵达天祥之际,碰巧小雨雨霁之后不久,整个的山峦云雾缥缈,渲染出犹如国画泼墨一般的氤氲意境。这是我首度在横贯公路见到的山岚奇景,感觉似乎特别不同。因为以往都未曾在雨后抵达或是夜宿于天祥地区,自然也就无法有那份难得的因缘,及时地欣赏到这份大地山林的赐予了。

只是,此一意外的山岚奇缘,却在大约半小时之后,便再度岚消雾散,大地又恢复了那翠绿的原始本色了。因缘果真是不可思议,总会在偶然的际遇之中,轻轻地恣意挥洒,让人悠游其间,无尽遨翔。

走上站台,进入业已蓄势待发的自强号列车,隆隆的马达声响,瞬间阻断了来自大地的淅沥雨声,身处其中,虽可透过车厢玻璃,感受着外面的阴雨景物,但内心却彷佛与世隔绝一般。而这番的场景,也可说是目前人生的另一番写照──总是在无尽封闭的场景之中,书写那份来自外在的孤寂感受以及内在的心灵映象。

列车准时于清晨的八点半启动,往南的景象从此逐一映入眼帘。这番场景,在昨天下午的北上行程中也曾经历,只是阅读的方向顺序殊异、大地景象有别而已。雨过天未青,远处高耸的中央山脉依然屹立眼前,在云雾缥缈的蒸腾回荡中,泼墨出绵延不绝的国画山水创作,犹如国画大师张大千的《长江万里图》长卷中,那样的氤氲宛转,那般的青翠留白。

在这幅“花东烟雨”的自然画作中,斜坡林影、山岚云雾,处处恣意呈现。有的整座山峦隐没,白雾迷离随风流转;有的山头清澄,山腰则是岚影飘逸;更有的随着山势起伏,呈现出重峦迭嶂的特殊景象。整幅画卷,虽然白雾泼墨的程度,并未完全相同,但是山脚清澄的景象,则是几乎完全一致。

虽然白雾呈现的方式不一,但是透过这些晨雾林影的细细幻化、雕琢,却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视觉效果。不禁令人惊叹这大自然的神工巧手,竟然能让这原本春寒绿意的大地,凭增了无尽遐思遨游的空间。以前在国道三号的中寮隧道入口处,所曾数度见到的那种晨雾迷蒙的斜坡林影景象,似乎又再度回到了眼前。

穿越了窗外的山峦云雾,在这雾气弥漫、心思迷茫之际,倒也使我想起了在同样的一条中央山脉,那雾锁南回公路的尘封往事。那一次,在四月清明假期过后,我从台湾北端的基隆,绕过东北角海岸,经由宜兰的苏花公路,前往花莲的小学,探访一位正在进行教育实习的学生。那时,正是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的季节,天空灰蒙的,毛毛细雨不断飘落,远处的山峦,处处点缀着迷离的白妆,和这次花莲的雨湿大地场景,颇有类似之处。

一路沿着台九山线,在蒙蒙雨渧中,从花莲直下台东,在达仁乡附近转入南回公路区域。南回公路穿越中央山脉,堪称是一条衔接太平洋和台湾海峡之间的便捷路径。记得那天的午后,当车行进入中央山脉山区之后,但见群山交峙环绕,道路如带蜿蜒。数不尽的峰回路转,算不清的山岚横道,在曲折迷离之中,车子依山势变化,不断地盘旋而升。

细雨斜飘,云雾渐浓,随着道路的不断盘升,两旁的景物早已不复山腰时之清明。山路时遭云雾横锁,雨刷挥不去山中的凄迷,在浓浓迷雾的笼罩之中,能见度往往不及十米。当前方车行过后,两旁云雾立即随之翻滚,真有一番腾云驾雾之感。车行雾中,总是戒慎恐惧不敢丝毫大意,只是难得的山岚美景,还是不免多瞄几眼,借机体会一下那种“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”的国画意境。

在迷雾之中观景,视野固然有限,但是心思却能无穷。随着周遭环境的变化,山形缥缈不定,树影隐现横斜,在若隐若现、若即若离之际,总能适时地开启内在心灵无限遐思的想象空间。终究,心灵无器,宇宙有涯。

当心胸开阔之后,思维自然驰骋,而一切世间的美丽与哀愁,似乎也就随之而淡然于无形了。

虽然,在花东纵谷区域,看不到杜鹃花开的盛况,但是一曲〈杜鹃花〉──“淡淡的三月天,杜鹃花开在山坡上,杜鹃花开在小溪畔,多美丽啊……”,却生动地点妆出在这仲春三月,花开处处、姹紫嫣红的绚烂缤纷景象。

但是,如能暂时抛开这些繁花锦簇的烟花三月场景,将眼光焦点移往两旁的绿意春色,则将会发现在这绵延不绝的树梢枝头上面,却也有着另外一番不同的白色风华,正在悄悄地铺陈、绽放。樟树生花,苦苓染白,在这无尽的自然白色丰韵之中,巧妙地与这清晨朦胧的大地白雾相互搭配,共同挥洒和建构出一片无尽的银白色迷蒙视野。

随着列车的原野奔驰,依稀的阳光,偶而也会从厚厚的白云深处,透露出几许意外的光芒。愈往南行,天空似乎也逐渐清明,待转入南回路段之后,山岚逐渐淡化,最后竟然在阳光露脸之后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虽然,天空尚有几许白云点缀,但是似乎已经无法建构出──那雨后氤氲的特殊风情了。

东山飘雨西山晴,人生际遇曾几回?在相同的绵延中央山脉,在同样的一条台九山线,竟然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象景致,也的确不得不赞叹造物者的神奇巧思,让这原本单纯的大地、微风、细雨、烟岚等自然现象,幻化出多么令人意外的多样化场景。

相同的崇山峻岭,不一样的气象写真。这倒使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清明时分,曾与国小的小朋友,一起同游日月潭的情景──冷锋初降,明潭落雾,文武庙前山岚袅绕,玄奘寺下云雾缥缈。在这雾锁明潭、白妆扑地之中,天上人间,焉能区辨?

一次的花东之行,呈现了多样化的自然场景,让原本静谧的心思,也不由得随之而飘荡、起伏。只是,唯一遗憾的,乃是我却无法将花莲的微渧山岚,带回业已久旱的高雄地区,让它也能如同花莲一样,滋润大地万物,洗涤心灵尘垢。

来去花莲,无限遐思。这就是大地自然,总是在你我不断的惊艳赞叹之中,频频换景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