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意蝉鸣
散文  2015年07月23日  阅读:579

季夏七月,是一个炎热的季节。绿意,成就了夏天大地的视野;蝉鸣,吹奏着学子淡淡的离愁。在这绿意与蝉鸣的交互衬托之中,无尽的诗情画意,穿过时空,跨越地域,就从这里逐渐流淌开来……

七月上旬,清晨的六时许,我和女儿从高雄取道国道三号,前往嘉义的民雄。这条路对我们而言,其实并不陌生,因为女儿曾经在那里读书多年。沿途天空乌云遍布,雨势时大时小、忽有忽无,在这尚属莲花台风海上警报之际,由于没有强风的吹袭,似乎少了一点记忆中那种台风的真实味道。

经过连续两天大雨的洗涤之后,不仅那六、七月典型的夏季高温不见了,高速公路两旁的树木,似乎也摆脱了往常在艳阳曝晒下的萎靡不振,展现出了原本的青翠绿意。雨后的雾气山岚,恣意地为这空旷的原野和曲折的远山,挥洒创意泼墨蘸染,让那国画缥缈般的诗意境界,尽情地镶嵌在绿野平畴之中。

穿过了长长的嘉义兰潭隧道之后,车子便下了交流道,离开国道三号高速公路,转进蜿蜒的乡间小路,在起伏如带的丘陵之中前进。这条道路,曾经伴随着就读中正大学的女儿,来来回回地走过了多年的时光,如今可说是旧地重游了。只是由于考试的地点与中正大学方向不同,因此便在一条新建的道路岔开,行走于不同的道路之上。

只是我并没想到,这条我第一次行走的新路,道路两旁和中央分隔岛上的行道树,竟然都已经枝叶扶疏,显然它已经完工多年。然而,由于新旧道路系统不同,所以当这条新建道路的东段部分建筑完成时,两者之间却尚有着一小段的距离尚未建构,无法相互衔接,所以也就暂时以围篱予以阻隔了。也因为它正巧就在转弯处,因此让人没有空余眼光透视围篱,看清楚不远处的周遭景象。

抵达考试地点,由台一省道转入校区之后,发现学校内部的实况,显然比在校外道路所见范围宽敞很多。原来这个地方也是属于丘陵区域,在高低落差之中,限制了洞观全景的视野。女儿参加考试,而我则挟着小背包,沿着大楼旁的步道,悠闲地漫步于校园之中。穿过操场外侧的步道,最后我来到另一栋大楼的回廊尽头,选择在一张最外侧的野餐桌前坐下。

这个地方,位处于学校的西南隅,可说是学校的边陲之境。简陋的铁皮临时围墙之外,有一条乡间道路蜿蜒经过,只是人车往来稀少,不若校门前的台一省道,那番车水马龙的盛况。道路的西侧,则是林木重荫、绿意盎然,阻隔了往前探索的视野。如果不是偶尔传来列车通过的隆隆声音,还真不知道在这树林之外,竟然就是台湾铁路纵贯线过境之处。

来到这里,四处无人,只有十多辆轿车,不太规则地停靠在这简易围墙内侧,的确显得有点冷清。此时,几只夏蝉高亢的鸣叫声,不断地从围墙外头传了过来,适时地填补了这段地理环境的空虚。顺着蝉声方向望去,四、五株高约三层楼的南洋杉,就相互依偎地矗立于路旁空地,而那蝉声就是来自于这一片高树绿荫之中。

这几株绿意高耸的南洋杉,依目前的现况而观,显然植栽过于拥挤,推想当初在栽种之时,应该并未真正了解这些树种未来可能的发展实况。如今小树已经成林,想要将之再行移植,显然已经不太可能了。前瞻的思维,仔细的构思,其实对任何事情的规划,都是相当重要的,绝非仅是种树一项而已。

那一声声悠扬高亢的蝉鸣,在这寂静的考场氛围之中,虽然显得有点突兀,却也为这风雨中的视野,带来了几许温馨的感受。因为那一声声的蝉鸣,在这火红凤凰盛开的夏季时分,是最容易勾起学子离愁情绪的。走过了童年“凤凰花开,蝉儿低鸣”的毕业离愁之后,那乡间夏季原本可以处处听闻的“知了……知了……”蝉鸣声,似乎也随着时光的飞逝,变得愈来愈稀少了。

在整个偌大空旷的校园中,虽然高大绿树处处可见,但却只是在这偏僻的校园一角,才偶然听到几只的蝉鸣。此一场景,让我不禁也自我怀疑起来,是无心而忽略了原本的蝉声,抑或蒙蒙阵雨压抑了蝉儿的欢唱?只是可以确定的,乃是这种蝉声稀疏的情况,不仅是在这所大学校园里出现,在高雄的公园绿荫之中,似乎也同样是愈来愈难以听闻了。

记得多年之前,我曾经于大雨过后的清晨时分,在大陆安徽的全椒中学校园,听到了一声声悠悠的蝉声。来到全椒已经五天,那天清晨系首度听到蝉鸣,是忙碌的工作阻断了闲情雅致,抑或夏蝉刻意吹奏起了离别的情愁?因为“全椒中学”即将在那年的八月底走入历史,离开潺潺流淌的襄河河畔,搬迁到刚新建竣工的“全椒慈济第一高级中学”,继续开展崭新的人文篇章。

随着校园雨势的断断续续,蝉声也是忽有忽无。思维无波,心境沈寂,在几番轮回之后,我终于发现──每逢大雨洒落,原本激昂的蝉鸣,便立即嘎然而止;但只消雨霁片刻,那沈寂的蝉声,便又再度扬起。这种大地的无形律动,让这天籁乐音的节奏,在蝉儿和大雨的不断流转与换景之中,竟然如同演奏一首〈田园交响曲〉般的自然、流畅。而此一大地谐和的场景,也着实值得平素总是行脚匆匆的人们,细细加以品味与琢磨了。

坐在这空荡荡的回廊之中,外头的蝉声雨声相伴,一本《导演的人生笔记》相随,也堪称是一种能够暂时放下自我的心灵体验。只是,那宁静的心思,却往往因周遭环境的更迭而起伏,要真正放空自己、放下自我,而与大地自然境界合一,其实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容易。而此时的我,也仅仅算是在这漂浮的心境之中,被应景地投入于其中而已,相去那存乎宇宙“真空妙有”的真实境界,着实还有一大段遥远的距离要走。

走过风雨,静观天地,在世俗名相的羁绊中,未知何时方能找回那份原本清纯无瑕的初发心?